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“反内卷”政策对债市的最终影响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上升预期是否能被真实的需求所承接。如果终端需求(如消费和投资)尚未出现明显改善,那么依靠供给收缩带来的价格上涨或难以持续,宏观叙事篇章的谱写还需持续观察。
当前而言,“低通胀”问题逐渐成为政策关注的核心,那么,如何理解当前低位的通胀?下半年物价如何展望?本文聚焦于此。
如何理解当前低位的通胀?
一方面,产出缺口为负或是理解当前“低通胀”的起点。
GDP增速方面,我国GDP增速整体维持增长,2024年GDP同比增长5%,当前实际增长与潜在增速或有一定“落差”。失业率方面,青年失业率较高表明劳动力市场存在压力。2025年7月,16—24岁劳动力失业率录得17.8%,为统计口径调整以来次高。产能利用率方面,工业产能利用率继续回落,且处于较低水平,表明资本也存在闲置。CPI和PPI低位运行,或是产出缺口为负的直接证据,持续“低通胀”压力指向总需求低于总供给。
另一方面,实际利率处于高位,对总需求或形成一定抑制。
尽管当前央行的政策名义利率(如LPR利率)持续下调,但实际利率水平却因通胀和GDP平减指数极低而处于高位。故而也形成了市场中的悖论:央行虽然在降息,但由于通胀下行更快,导致实际利率不降反升,相对于经济基本面弱修复和偏低的投资回报率而言,当前实际利率的水平是偏高的,融资成本变贵也抑制了企业资本开支和居民房贷、消费贷需求,一定程度形成了“被动紧缩”效应,抑制了总需求的修复。
当前通胀市场的几个特征
一是CPI和PPI剪刀差扩大,CPI同比平稳与PPI同比降幅加深的叠加效应,表明价格传导机制不畅与经济修复不平衡的问题,尤其是中下游制造业企业利润受到挤压。二是核心CPI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,成为CPI的主要支撑项,一定程度指向价格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和政策效果的显现。三是“反内卷”推动商品价格上涨,但未能推动PPI上行,原因或在于,期货价格反映了对未来3-6个月供需关系的预期,受到政策预期和市场情绪影响;而PPI基于现货实际成交价格编制,反映即期供需且具有价格粘性。此外,上游涨价未能有效传导至中下游,反映了终端需求不足的问题。
反内卷下的通胀与债市展望
从近期的政策逻辑来看,“反内卷”或是重要主线,打破“供给过剩→恶性价格竞争→企业亏损、居民失业、收入承压→消费收缩→加剧供给过剩”的负向循环。当前监管层面仍高度关注低通胀问题,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或成为宏观政策的重要目标,政策托底下预估下半年价格可能低位温和回升。
下半年CPI同比预计温和回升,我们预估三、四季度CPI同比分别为0.1%、0.5%,全年同比在0%附近。下半年PPI预计维持震荡修复、同比降幅收窄的态势,翘尾因素逐渐减弱,我们预估三、四季度PPI同比分别为-2.7%、-1.5%,全年同比在-2%左右,年内同比转正的可能性较低。
于债市而言,经济“弱修复、低通胀”的环境下,货币政策仍处于宽松环境当中,基本面逻辑和央行货币宽松对债市仍构成支撑,尽管近期权益市场的升温造成了持续的冲击,以及供给端“反内卷”和需求端“扩内需”的政策组合下,短期内市场可能交易“再通胀”,对利率中枢或带来一定的上移压力,尤其是超长债品种波动通常更大,权益慢牛的同时,债券需保留一份谨慎,降低组合久期把握流动性。此外,“反内卷”政策对债市的最终影响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上升预期是否能被真实的需求所承接。如果终端需求(如消费和投资)尚未出现明显改善,那么依靠供给收缩带来的价格上涨或难以持续,宏观叙事篇章的谱写还需持续观察。
风险提示:政策不确定性;基本面变化超预期;海外地缘政治风险。
点击以下小程序链接阅读报告原文
]article_adlist-->股票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