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3年,伊拉克,一个尘土飞扬的地洞口。
几个美国大兵小心翼翼地掀开盖板,一股恶臭扑面而来。洞里,一个男人蜷缩着,头发乱得像鸟窝,胡子拉碴,眼神里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枭雄霸气,活脱脱一个落魄的流浪汉。
“你是萨达姆吗?”士兵用枪指着他。
男人抬起头,眼神恍惚,但还是吐出几个字:“我是伊拉克总统,萨达姆·侯赛因。”
就是这个瞬间,一个统治伊拉克长达24年的强人,彻底沦为了阶下囚。抓到他,美军执行的是代号“红色黎明”的行动,据说他被拽出来时还在喊:“我愿意谈判!”可谁还跟他谈呢?迎接他的,是一个只有两平米,24小时摄像头监控,连上厕所都被盯着的牢房。
然而,谁能想到,这个让美国恨得牙痒痒,最后被送上绞刑架的男人,几十年前,却是美国人自己亲手扶上马的“好哥们儿”?
故事,得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。
那时候的中东,是美苏争霸的棋盘。伊拉克的领导人卡塞姆,一门心思地往苏联那边靠。这美国哪能忍?必须得把他干掉!
美国中情局开始在伊拉克物色“打手”,很快,一个叫萨达姆的年轻人进入了他们的视线。这小子,14岁就敢因为政见不合对亲戚开枪,简直是个天生的亡命徒。中情局一看,乐了,这不就是我们最需要的人才吗?
于是,一场由美国导演、萨达姆主演的刺杀大戏开场了。可惜,这位年轻的“演员”可能是太紧张,也可能是太想立功,枪响早了,行动小组瞬间暴露。卡塞姆身中数枪,却大难不死,被卫队拼死救了回来。
刺杀虽然失败了,但萨达姆在中情局的庇护下,毫发无伤地溜到了黎巴嫩,还接受了特工训练。这下,他从一个街头混混,摇身一变成了美国重点培养的“潜力股”。
后面的剧本,就跟开了挂一样。1963年,萨达姆所在的复兴党政变成功,他风风光光地回到伊拉克。1979年,他更是发动不流血政变,把自己的叔叔、时任总统贝克尔“请”下了台,自己坐上了头把交椅。
一上台,美国人的橄榄枝又递过来了。当时伊朗跟美国闹翻了,美国急需一个新的中东盟友。萨达姆,就是那个完美人选。
整个80年代,美伊关系好得像穿一条裤子。两伊战争期间,里根、老布什政府的武器、情报,源源不断地送往巴格达。萨达姆和老布什,书信往来,热线电话,亲密得不得了。
可这蜜月期,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
打了八年仗,伊拉克国库空了,欠了一屁股债。最大的债主,就是隔壁那个富得流油的小兄弟——科威特。欠钱的是大爷,萨达姆寻思着,这钱我不想还了,干脆,连你家一起端了得了!
1990年,萨达姆大军压境,一口吞并了科威特。
这下可捅了马蜂窝!你动谁不好,偏偏动了美国在中东的“钱袋子”和战略底线。老布什当场翻脸:昨天还叫人家小甜甜,今天就叫人家牛夫人?打!
海湾战争爆发,曾经的盟友反目成仇。萨达姆被赶出科威特,还被套上了长期的经济制裁。梁子,就这么结下了。萨达姆咽不下这口气,甚至派人去暗杀访问科威特的老布什,虽然没成功,但彻底把关系搞僵了。
等到小布什上台,更是子承父业,对萨达姆往死里整。终于,2003年,以一管“洗衣粉”为由,伊拉克战争全面爆发,萨达姆政权土崩瓦解。
抓了萨达姆,审判也极具戏剧性。法庭上,萨达姆根本不认罪,他对着法官咆哮,声称法庭非法,把一场审判变成了自己的政治秀场。他的辩护律师团队,甚至有人因此遭到暗杀。但这都改变不了结局,2006年12月30日,萨达姆被处以绞刑。
人是死了,但美国人发现,事情还没完。他们辛辛苦苦打下伊拉克,除了推翻一个独裁者,好像啥也没捞着。尤其是萨达姆那笔传说中的巨额遗产,去哪了?
根据战后统计,萨达姆家族的财富,可能高达200亿欧元!这是个什么概念?这笔钱,是从伊拉克的石油命脉里抽出来的。萨达姆把石油国有化,然后通过十几家亲信控制的“伪国企”,把石油出口利润的30%稳稳当当装进自己口袋。
他还搞“石油换食品”计划,表面上是为民生,背地里却低价卖油,再私下找买家索要高额回扣。光这一项,就捞了66亿美元。还有各种巧立名目的“总统税”,进口香烟抽5%,进口威士忌抽15%,每年又是几亿美元的收入。
这钱怎么藏?萨达姆深谙“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”的道理。
他的玩法,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。
首先,他让弟弟巴尔赞·提克里提,这位前情报头子,在瑞士设立一个叫“幼发拉底国际集团”的公司。这个公司就是个巨大的“洗钱机器”,通过虚报流水,把那些黑色的石油回扣,洗得比雪还白。巴尔赞就是萨达姆家族的“财务总管”,是那把打开金库的钥匙。
洗干净的钱,一小部分,存进世界上最保密的瑞士银行。但大部分,根本不在萨达姆自己名下。他用各种亲戚、心腹、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的名字,在全球注册了上百个空壳公司,这些公司就像一张巨大的金融蜘蛛网,资金在里面来回倒腾,外人根本看不出名堂。
更绝的是,他还把大量资金投入了信托机构。这招太狠了!从法律上讲,钱一旦进入信托,所有权就属于信托公司了,只有他本人或者指定的受益人才能动用。等美国人反应过来想去要钱时,萨达姆本人已经被送上了绞刑架,成了死无对证的死疙瘩。
剩下的钱,则被换成了世界各地的房产、股票、古董艺术品。这些资产,登记的名字五花八门,美国情报部门就算查到了,也拿不出铁证证明这玩意儿就是萨达姆的。
最关键的是,几个核心知情人,都死了。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,在战争中被美军击毙,肚子里藏的秘密也跟着一起埋进了黄土。那位“财务总管”巴尔赞,也被抓捕并处决。线索,就这么一根根地断了。
最终,美国人尴尬地发现,他们打了一场花费超过万亿美元的战争,付出了数千名士兵的生命,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200亿欧元的巨额财富,躺在全球各个角落,一分钱都动不了。
这场战争,没有赢家。萨达姆因贪婪和狂妄走上了绝路,而美国也因贪婪付出了沉重代价,不仅没捞到好处,还亲手打开了中东的潘多拉魔盒。
如今的伊拉克,教派冲突不断,经济凋敝,民不聊生,GDP甚至还没恢复到两伊战争前的水平。而萨达姆,这个充满争议的枭雄,虽然肉体早已消亡,但他留下的这个巨大的金融谜题,至今仍是世人津津乐道的一段传奇。
股票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